在火电厂的复杂运行环境中,高磨损、高腐蚀、高温等极端工况对设备寿命和运行效率构成严峻挑战。耐磨陶瓷材料凭借其高硬度、耐腐蚀、轻量化等特性,成为延长设备寿命、降低维护成本的核心解决方案。
一、输煤系统:抵御煤粉与灰渣的“第一道防线”
火电厂输煤系统是物料磨损最严重的区域,耐磨陶瓷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关键设备的保护:
1、输煤管道与弯头
传统钢管弯头在煤粉高速冲刷下寿命仅3-6个月,而采用陶瓷内衬复合钢管(陶瓷层厚3-5mm)后,寿命可延长至8-10年。陶瓷内壁光滑,降低流动阻力,使输煤电耗减少12%。
2、落煤管与溜槽
采用三合一耐磨陶瓷复合衬板(陶瓷+橡胶+钢板),通过螺栓固定于内壁。橡胶层吸收冲击能量,陶瓷片(Al2O3纯度≥92%)提供耐磨保护,可将落煤管维护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2年以上,同时降低噪音15分贝。
3、振动筛与卸料器
振动筛筛板表面镶嵌氧化铝陶瓷片(厚度10-15mm),抗冲击强度≥45MPa,有效抵御块煤冲击,使筛网寿命从6个月提升至5年,年维护成本降低60%。
二、制粉系统:高温与磨损的双重挑战
制粉系统中煤粉的研磨与输送对设备磨损尤为严重,典型应用包括:
1、磨煤机出口管道与一次风管弯头
高速煤粉(流速20-30m/s)对金属弯头的磨损率可达10mm/年。采用整体烧结陶瓷弯头或粘贴陶瓷片(厚度5-8mm)后,磨损率降至0.1mm/年。某电厂改造后,弯头更换频率从每年3次减少至每5年1次。
2、粗细粉分离器
分离器内壁采用燕尾槽镶嵌陶瓷衬板,陶瓷块与基体结合强度达30MPa以上,耐温性达800°C,解决传统金属衬板因热变形导致的脱落问题。
三、结语
从输煤管道的“耐磨铠甲”到燃烧器的“高温卫士”,耐磨陶瓷在火电厂的应用已覆盖全流程设备。据萍乡顺鹏新材料统计,采用陶瓷防护方案可使火电厂关键设备综合维护成本降低40-60%。随着陶瓷-金属复合技术、氧化铝陶瓷制备工艺的进一步发展,这一材料将持续推动火电厂向高效、低碳、智能化方向升级。